前言:

這本書其實已經看完幾個禮拜了,不過一直到這幾天放長假(?) 之後才有時間來寫. 這一本書是 Redhat 的大大提供建議的好書.雖然書名跟摘要會讓人覺得好像跟資訊技術人員沒有關係,但是裡面的內容其實都是通用的.讀完之後覺得有滿多地方可以推薦給大家.同時我會一併轉換到資訊技術人員來說,該怎麼去改善自身的撰寫方式.

其實我經常在演討會的摘要或是投影片上面都有運用到相關技巧,也歡迎大家相互討論指教.

內容簡介:

這本書是泛科學總編輯與泛科知識公司的知識長-鄭國威所撰寫的書.主要就是敘述他如何讓泛科學 這樣介紹科學的知識網站如何獲得大眾的青睞. 如何透過「有趣」並且吸引人的內容來讓更多人了解艱澀的科普知識.

整本書的內容圍繞在三個大流程:

  • 如何寫出受人歡迎的知識內容? (知識寫作的九宮格)
  • 如何宣傳你的知識文章
  • 建立個人知識品牌

接下來就簡單介紹一下這本書裡面的內容,希望會讓大家更欣賞這本書.我會一併轉換到資訊技術人員來說,該怎麼去改善自身的撰寫方式.

如何寫出受人歡迎的知識內容? (知識寫作的九宮格)

知識寫作的九宮格是一個工具,幫助你將你的知識鋪成文字並且吸引人來吸收.一個良好的知識需要足夠吸引人的文字來架構,並且需要有足夠好的內容與標題吸引人來閱讀.

1. 熱點:

透過流行文化與名人的話題來吸引人進來,對於資訊相關的知識而言.比如說最近的支付話題相當的盛行,不論是 Line 一卡通的新聞或是麥當勞大麥克之亂的都是很適合拿來寫作並且你腦袋裡面的知識帶入到文字之中.

2. 場景:

透過令人熟悉的故事,場景或是時空來讓讀者更容易吸收一些知識. 比如說透過 棋靈王 吸引人來聽 AlphaGo 甚至是 Tensorflow. 透過 Pokemon Go 的圖片與熱潮來解釋 Kubernetes 如何自動化擴展節點的優點都是.

3. 誰:

你的文章想要寫給誰看? 你的演講想要對誰說? 這個場地大多是哪一些人? 都是我每次一到了演講會場都會花時間去了解的. 如果是 ModernWeb 的場子,大多會是前端的人才, COSCUP 大多會是學生而各種不同的 Conference 都會充滿著各行各業的人. 「你如何透過他們的語言」將你的知識解釋給他們聽? 才是講者真正的功夫.

4. 為什麼? 怎麼做?

先建立好整篇文章(演講)的情境後,接下來就是你要文字(演講)的架構. 為什麼就會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因為你的整篇文章都是圍繞著這個為什麼?

為什麼: 就是讓使用者省思,並且吸引他跟你一樣的思考

以下提供一些我過往的例子:

  • 因為聊天機器人只會回答一般的文字,所以我們希望能幫他加上人工智慧
  • 經常在外面看到一些物品不知道叫什麼名字? 幫你的聊天機器人加上 ImageNet 的人工智慧吧

這些都是「為什麼」你要怎麼做,他是一個 hook 可以鉤住讀者的目光.依照你的脈絡來開始閱讀你的文字.

而怎麼做就是比較有趣的部分,很多時候大家很急著把結果快速地寫出來.對於資訊相關人員而言,直接破題告訴你怎麼解決問題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因為必須要寫出來如何找到問題點,甚至如果能寫出 debug 的整個流程都是相當的好的.

5. 結果:

對於一般科學而言,這裡提到的是數據,歷史與結論.但是對於資訊從業人員而言,這裡可能就是某些解決方式或是某種現象. 比如說, 使用 Tensorflow 的訓練流程,透過 Kubernetes 來部屬你的服務方式.

6. 展望:

這個部分主要是討論在文章的後端,需要呼應到你一開始的「為什麼?」這個部份.對於資訊人員,舉例而言:了解了如何透過 K8S 來部屬你的服務之後,你必須馬上在文章的末端再給他加強印象.你可以透過 K8S 逐步將你手邊的應用程式方便的部屬,並且有 OOXX 的優點.

這個方式可以再三給讀者強烈的印象,前後呼應並且讓他深刻了解.

7. 感受:

連接者「展望」,讀者再三地強調「為什麼?」而做之後.就需要知道你希望他們產生的相關行動.一篇教導打造聊天機器人的文章,當然就希望讀者自己動作來寫一個.一個 K8S 部署的文章,會告訴讀者可以從哪個方向入手.

8. 參考資料:

這是我很習慣的部分,但是不少寫作的朋友可能都會忘記.附上相關鏈結可以補足你可能遺漏的部分.更可以讓讀者可以去閱讀更多的相關資料.也同時是鼓勵讀者回來回饋,如果有錯誤的話? :p

9. 圖文影音:

這部分屬於觀感部分,人類對於文字的吸收與記憶能力不如圖文與影音.所以可以的話,儘量加上一些圖片可以幫助讀者放鬆.

如何宣傳你的知識文章

文章寫好了,該如何宣傳你的文章? 這邊有幾個很值得分享的內容,你需要「三種關鍵角色來幫你推廣」:

連接者:

如果一篇 DevOps 的文章能夠放在 DevOps 社群的話,當然可以得到更多的讀者共鳴. 所以一個好的文章也需要好的地方「投放」.

專家:

如果你寫了一篇好的文章,你恰巧認識相關領域的專家.可以請他們幫你推薦.一本好的書,一定要能找到專家來寫序或是推薦文.可以為你的知識站台加分.

推銷員:

這邊講的不是像 Sales 那種推銷員,而是很喜歡分享內容的人.透過這樣的人可以讓你的文章獲得更多人的目光.更有可能他們還可能透過一些註解讓你的文章更吸引人進來. (ex: retweet, 臉書分享…)

建立個人知識品牌

這裡有建議的三個階段,快速的整理一下:

熱門平台做可行性測試:

透過 臉書, Twitter 上面直接寫文章的前言.來測試人們對妳話題的感興趣程度.如果很熱門,就可以放更多的心思將它完成.

建立自己渠道:

建立自己獨有的管道,不論是部落格,臉書粉絲頁面,或是社團討論區都可以.你需要建立自己在相關群組人裡面的專業形象.

與其他人合作:

不論是透過其他的社群,其他的討論版面.適當的擴大你的讀者群,是個重要的方向.你需要不僅僅讓你圈圈的人喜歡閱讀你的內容,更要讓不了解你領域的人試著閱讀你的文章.

心得:

這本書真的很棒,雖然大部分的內容都是筆者在通用科學與歷史偏重的泛科學的例子.但是我在閱讀的時候一直都轉換成資訊相關的內容,吸收起來格外的好.希望各位在讀的時候也能有一樣的感受.


Buy Me A Coffee

Evan

Attitude is every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