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前言:

主要是想了解一下,R-Programming 有什麼樣在大型資料處理上的優點.以及為何許多Data Science 都會選擇使用R作為資料處理的主要程式語言.

這一篇是一個月來的修課心得,主要整理一些自己的筆記.

心得:

學習玩 R Programming 會覺得其實R是蠻值得花時間學習的.個人提供一些心得如下:

  • R的資料型態很特別,很”資料導向”. 詳細可以參考這篇R資料格式教學
  • R對於資料的操作也很特別,尤其是對於data frame的操作思維是其他語言不容易見到的. 透過 row 跟 col 直接來尋找,取出並且操作.
  • 許多函數都相當的直覺,很適合初學者學習.比如說想找有幾筆資料就打nrow()想知道欄位名稱就打colnames(),要算平均就打 mean().也難怪聽說R都是一些數學很好但是可能是程式設計的初學者.

課程筆記:

第一週

課程內容:

本週課程內容主要是教導基礎的R-Programming,R的資料格式提供了不錯的資料處理能力.舉幾個例子來說:

  • vector 產生指令: c( ... )
    • 產生出的vector會變成同一個class,不同元素會採取比較寬鬆的class來包括
    • 如果你打 x <- c(1, 'a') 則會把全部元素轉成 character (包括 1)
  • list 產生指令: list( ... )
    • 跟vector不同,每個元素可以是不同class
    • 操作方式:
      • 給值: x <- list('a', 2, TRUE)
      • 取用: x[[1]] # 'a'
  • matrix 產生指令: matrix( ... )
    • 每一個元素都是integer
    • 可以直接給值 x <- matrx(1:6, nrow=2, ncol=3)
    • 也可以透過 cbind() (column bind) 或是 rbind() (row bind) 來組合出matrix

資料處理上,R 其實還挺方便的:

x <- list(10, 5, 7, 20, 1, 3)

// 找出 所有 x > 10
x[x > 10]

[[1]]
[1] 20

// 找出 x>10的index
which(x>10)

第二週

課程內容:

主要講解control flow (if, for, while …) 跟Function and scope. 主要提提scope:

  • Function中可以define function:

        #cube 裡面還有一個 function  n*n
        cube<-function(n){
             sq<-function() n*n
             n*sq()
           }
    
  • Free variables

      #指的是並沒有被清楚assign 的變數
        cube<-function(n){
             sq<-function() n*n
             n*sq()+y
           }
        
      # 這個例子裡面 y就是 free variables
    
  • Lexical scoping v.s. dynamic scoping

    • lexical scoping: free variables resolved to search when function were defined.
    • dynamic scoping: free variables resolved to search when function were called.

關於作業

  • 作業者要是寫一些function,難度都還算簡單.不過也能充分體會R在處理資料上面的強大支援.
  • lapply 的功能很強大,可以把要處理的function 丟進去

      #load_files <- number of file name
      # read csv files into tables vector
      tables <- lapply(load_files, read.csv)
    
      # get mean value of each table, and also remove NA
      lapply(total_tables, mean, na.rm = TRUE)
    
  • NROW(na.omit(one_data_frame)) 可以算出data frame裡面

  • 針對data frame 的建立,可以用以下方式丟進for裡面來處理

      #data_length 為某個特定的size
      index <- numeric(data_length)
      numbers <- numeric(data_length)
      for (i in 1: data_length) {
          index[i] <- i
          numbers[i] <- i + 5 #任意資料
      }
      ret_data_frame = data.frame(index, numbers, stringsAsFactors=FALSE)
    
  • 這裏有用到計算correlation的函式cor (細節參考),使用上記得要加上 use = "complete.obs"避免使用到空白欄位.

第三週

課程內容

  • 對於反覆要對每一個資料表執行的指令,可以透過lapply來執行.
    • 底層loop用C,可能會比較快?
    • 範例:
      • lapply(x_list, mean): 針對x_list的資料,做平均值.(所已lapply回傳也都為一個list)
  • apply不一定比for還快,但是打的字可以比較少 (? 講義裡面是這樣講的 XD)
    • 範例:
      • apply(x, 1, sum) 對x資料中的第一個維度處理”加總”.
  • mapply可以一次將函式套用到多個資料表中,可以用於套用多個輸入參數的函式套用.
    • 範例:
      • mapply(rep, 1:5, 5:1) 對於rep兩個輸入參數 第一個循序加入1, 2…5,第二個參數 5,4 … 1.
  • tapply更可以指定index 與資料還有其套用的函數
    • 範例:
      • tapply(x, f, mean)
  • split可以根據輸入的資料與索引來拆該原來的資料,通常會搭配lapply來找出資料.拆出資料會有點像Group By
    • 範例:
      • lapply(split(x, x$f), mean)
      • split如果透過一個維度來分割就是group by,也可以依照兩個維度來切, split(x, list(a, b)) 這樣會切出 a=1, b=1; a=1, b=2 …
  • 關於R Debugging
    • traceback()可以列出發生最近錯誤的最後幾行,沒有錯誤就沒有資料回傳.
    • debug(fx)可以試著去debug某些函式,方式有點像是gdb.可以一行一行跑(n) 然後查看資料.

關於作業

  • 要拆解資料,很多時候不一定要用split,也可以透過 data.frame來操作. 比如說 找尋某些資料表中 $a == “Good”的第二個欄位的平均.可以是: mean(data_x[data_x$a == "Good", 2])

關於Peer Assignment

關於範例的理解

以下講解是根據範例而不是作業解答:

     #函式 makeVector 會將輸入的數列回傳一份向量list
     #這份list 就像是 class一樣有以下功能
     # $get() 取得這份向量的cache
     # $set() 重新設定這份向量
     # $getmean()  取得這份向量的均值,注意預設是不會幫你計算.需透過setmean()寫入
     # $setmean()  寫入均值
     makeVector <- function(x = numeric()) {         
                m <- NULL
                set <- function(y) {
                        x <<- y      # (1) This writes x in global?
                        m <<- NULL   # (2) This writes m in global?
                }
                get <- function() x  # (3) Redefines get() locally?
                                     # (4) What does x do here?
                setmean <- function(mean) m <<- mean
                getmean <- function() m
                list(set = set, get = get,
                     setmean = setmean,
                     getmean = getmean)
        }

另外一個函式cachemean,解釋如下:

    #主要是將makeVector傳回的資料加以套入,如果沒有均值就會算出後加入裡面.
    cachemean <- function(x, ...) {
            m <- x$getmean()
            if(!is.null(m)) {
                    message("getting cached data")
                    return(m)
            }
            data <- x$get()
            m <- mean(data, ...)
            x$setmean(m)
            m
    }

看完可能一頭霧水,先看看要如何使用好了.

    #建立一個數列,由1,2,....25
    x <- seq(from=1,to=25,by=1)
    #將向量做出,指向z
    z<- makeVector(x)
    
    #注意,這時候無法直接取用 z
    #不過可以透過 z$get() , z$set(xxx), z$getmean() 與 z$setmean(xxx) 來使用
    
    
    z$get()
    #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如果要正常取得mean,需要以照以下的指令:
    cachemean(z)
    #[1] 13

這樣應該就瞭解該怎麼寫peer program的作業了.剩下的只有矩陣的操作.

關於矩陣(matrix)的操作
  • 建立一個矩陣:
    • x <- stats::rnorm(16)
    • dim(x) <- c(4,4)
  • 關於Inverse Matrix: 使用 solve(matrix_x)
  • 矩陣相乘: matrix_a %*% matrix_b

第四週

課程內容

  • 關於str()顯示資料的結構,summary()可以顯示資料本身的總結(軍職,最大,最小…等等).
    • 但是str()對於複雜的結構顯示上更加的緊湊容易了解.比如說顯示data.frame或是function.建議對於不了解的資料形式都可以適用str()來查詢.
  • 關於隨機產生數值的函式:
    • rnorm():產生隨機數值,並且可以指定由多少的均值來產生.
    • pnorm():根據某些給予的機率來產生隨機數值
    • dnorm():根據給予的密度來產生隨機數值
    • qnorm():根據分位數來產生隨機數值
  • 關於set.seed():
    • 可以設定亂數種子.注意,如果剛設定完亂數種子則拿到的亂數會與前一次剛設定好相同. 建議每次取亂數前都要設定,方便以後使用(重複使用或是取出不重複)

        set.seed(1)
        rnorm(1)
        // 0.18..
        rnorm(1)
        // 0.44..
              
        //重新設定
        set.seed(1)
        rnorm(1)
        //0.18..
      
  • 關於透過亂數帶入線性代數部分:

        //x 為100個常態分佈數值的亂數
        x <- rnorm(100)
        //設定y與x 的關係
        y <-3+5x
        //在圖形上畫點
        plot(x, y)
    
  • 需要在某些數值中取樣 sample(來源, 個數):
    • 需要20~50取五個亂數: sample(20:50, 5)
    • 將1~10以亂數以不重複的順序,取出直到取完: sample(1:10)
    • 抽十個會重複 sample(1:10, replace=TRUE)
    • 需要小寫英文字母中取五個單字: sample(letters, 5)
  • R Profiler(分析那些部分耗時):
    • 不需要在一開始考慮,先把事情做正確在做得快.
    • system.time() 可以產生某些函式耗時多久
    • 可以使用Rprof()來幫助你分析,不過一旦執行他會把每個含式都加以評估(會變更慢)
      • 透過 Rprof()開始,跑一些要測試的功能後,跑summaryRprof()看結果.

關於作業

一些需要注意的部分:
  • 型態轉換:
    • data.frame 讀進來可以都設定是character,但是資料得要好好的轉換才好判斷.
    • as.numeric()可以把字串轉成數字來取最小值min(),相反的要比較的時候記得要用as.character()轉回字串.
  • data.frame資料的擷取:
    • 想要做出select SQL語法的話,可能要經過以下的轉換…
    • data.frame[data.frame[,rol]=="VALUE", ] 可以挑出欄位rol符合 VALUE的data.frame
    • 如果只要挑選某些項目,可以透過data.frame[,rol] 來找出.
  • 刪選資料(Transform your source):
    • 一般而言,資料裡面可能會有NA的資料數值,但是這次的資料更奇怪.裡面有“Not Available”.這樣造成不論是轉換上或是判別上變得相當困難. 因為 is.na(“Not Available”) == FALSE
    • 轉換方式是建議先把不希望出現的資料清理掉.也就是一般人家說的Big Data ETL(Extract, Transform, Load) 中的Transform (也就是清理不需要的資料).
  • 資料型態轉換上的失真:
    • 很多時候對於資料轉換上,要小心有可能造成的失真.比如說: as.numeric("6.0") == 6 所以當你要回頭找資料的時候,可以建議先做一些轉換sprintf("%1.1f", 6) == "6.0"
  • 關於資料排序(order):
    • 排序其實就還挺簡單的,主要就是使用order()來排序.唯一比較需要注意的是,由於order()提供字元與數字排序法,但是兩者的排序邏輯是不同的,記得要把數值先轉回數字(numeric)而不是拿到文字(character)來使用.
    • 在排序的時候要注意,其實可以依照兩個欄位來排序.比如說透過欄位13來遞增找,又可以透過欄位2來遞減. dataf[order(dataf[,13], -dataf[,]), ]
關於 swirl

這其實是使用swiri的教學課程,裡面有15段R Programming的基本教學課程.有點多,不過依照指示可以有完整的了解.

不過總共有15段課程其實還真不少,大概也得花個一兩個小時不斷的看才看得完. 要注意修業時間是否趕得上….

參考鏈結


Buy Me A Coffee

Evan

Attitude is everything